疫情对于社会的影响
  在正式探讨疫情对于印刷产业的影响与机遇前,我想先从服务业、制造业、个人三个维度,谈谈疫情对于社会的影响。
  首先,是疫情对服务业的影响。目前,大量服务业都是面对面交易。现在因为疫情武汉封城,全国放假。短期内,疫情对服务业整体的影响是的。其次,是疫情对制造业的影响。制造业不像服务业那样需要面对面交易,完全可以基于电商交易实现,但制造业有个很重要的环节是生产。由于假期延长加上防疫安排,很多工厂没法复工,尤其是印刷定制行业大部分按单生产,不像其它行业依靠库存。因此,对于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是未复工带来的生产影响。,是疫情对个体的影响。长期来说,疫情不管是对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的影响,都会导致企业削减成本、裁员甚至是倒闭,终导致个人消费能力的下降。此外,本次疫情对个人的影响,不排除会带来价值观、社会观的改变。
  多难兴邦,本次疫情带来的影响也不一定都是负面的。至少在增加人民凝聚力、基层组织能力、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管理能力等方面带来了积极的影响,留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疫情下印刷产业的新机遇
  本次疫情也必将会创造一些新的机遇,如何将这些新机遇与行业发展结合起来,也是我们思考的重点。
  1999年,“72小时互联网生存”大赛在国内举办。当时比赛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同时拉开,从数千名报名者中挑选了12名志愿测试者,分赴异地开始为期72小时的“网络生存”测试。他们的生存空间为酒店标准房,与外界的沟通只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这次比赛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99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元年,此后20年间,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风起云涌。
  互联网生存大赛到现在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是京东与淘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2003年,在市场卖电子产品的刘强东因为非典无法开门营业而改为在网上销售,终诞生了现在所熟知的京东。同样是2003年,阿里巴巴因为员工参加广交会感染非典,导致全体员工必须居家隔离办公,也是在这个时候,马云力排众议推出了针对C2C的淘宝平台。
  我们今天面对疫情时的居家隔离生活,与当年的互联网生存大赛颇为相似。当时大赛的是以个人为载体,基于信息互联网链接基础商品与服务。站在今天回望,我们会觉得这个大赛非常容易。但在20多年前,四通一达的大半还没有成立,2009年的新邮政法才有对快递的定义。据统计,截止于1999年12月,全国的网民数量不足1000万人,也就是全国大概每100人中只有不到1个网民,并且全部是PC端网民。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认为在网上买东西、叫外卖、打车再正常不过,但是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发现在非接触式交易、线下数据上线、基础服务无人化、传统产业互联网化等方面仍有很大的可优化空间,也为印刷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
  首先,在生产端,印刷产业将加速向更先进的现代制造领域转型。尤其是原来大规模依赖于人工的企业,必定会加速淘汰高人工、低效率的产品,集中优势做有优势的产品,进而会升级智能制造设备、优化产品线,终实现更高效、更智能化的现代制造业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一定要思考业务模式,在智能制造、信息连接、物联网、节能环保的投入可以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也将成为制造端在现代制造转型方向的延展机会,我相信在这些方面有所布局和规划的企业一定会在这次疫情过后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其次,在业务端,企业基于互联网的连接机会将大大增加。前面讲到的互联网生存大赛和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诞生的京东、淘宝,其实都是利用信息互联网解决了基于个人的信息连接。到目前为止,虽然中国基于个人消费的服装、图书、3C产品在电商交易中的比重已经非常之高,并且在全球具有优势,但其实企业主体在互联网中的交易非常有限。
  我们印刷产业的消费主体主要是企业,而印刷产业电商交易的比重到现在为止也是非常低的。这次疫情,我们都被逼到只能通过线上连接,预计一段时间内代表企业业务连接的出差行为会大幅缩减,但基于互联网的企业连接机会会大幅增加。此外,如果时机成熟,区块链技术在印刷产业的应用也将会加速发展,毕竟涉及企业连接、交易、合作等方面可不像在网上买个手机那么简单。
  因此,基于印刷产业供应链并且连接原材料、包装设计、广告等周边服务的线上平台将迎来发展机会,做好定位参与协调连接的企业也会分羹一杯。
  此外,根据2003年非典疫情的经验,被压制的诉求等到疫情过后会迎来报复性的增长,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在这次危机中也会自然淘汰。当然,获得这一机会的前提是我们还能活着,只有活下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所有伟大的百年企业,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而我们,还只是正在经历疫情。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危机,也是转机。靠机会赚到的钱,终都会凭实力亏掉;因为机会亏掉的钱,终也会凭实力再赚回来。祝福每一个积极面对,把危机变成转机的你。